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,扶持政策,尤其是补贴为市场培育以及技术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。但随着产业发展,政策“双刃剑”的作用开始显现。在政策完善初期,一些企业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贴,不注重技术研发,甚至有无良企业用各种手段“骗补”。“拿补贴”似乎成了最终目的,政策指挥着车企研发的方向。尽管越来越多人认识到,应该有适合各应用场景的车型活跃在市场上,但不少车企新能源产品升级换代的脉络,还是和政补贴变化挂钩。在更“严苛”的补贴要求下。
一些企业致力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,推出行驶里程更长的车型,而忽略了市场多元化需求。 “不是说这样的车型不好,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焦虑一直是行业痛点。但不应该只看到补贴,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,太专注超充、高能量产品,极易带来安全隐患。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应该有更多选择。”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。此外,部分车企年报、半年报强势“盈利”的背后,也得益于补贴“买单”。在补贴退坡之后,一些企业业绩波动尤为明显。另外,补贴退坡的影响不光波及整车厂,由于对国家补贴政策调整不适应,上游的动力电池产业也颇受牵连——电池厂商资金回流变慢,电池产品难以满足新政策中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,引发其财政危机。